为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传承红色精神,9月27日至28日,材料学院分党校组织开展“从太空到战地:跨越时空的红色信仰传承”红色观影主题活动,集中观看了《窗外是蓝星》与《营救飞虎》两部影片,共145名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参加活动。引导学员感受不同时代背景下共产党人忠诚无畏、勇于担当的精神传承。
《窗外是蓝星》作为中国首部太空实景电影,真实记录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工作、科学实验与出舱任务等珍贵场景,展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科技成就与探索精神。《营救飞虎》则讲述了1944年东江纵队营救美军飞行员的真实历史故事,刻画了共产党员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两部影片题材迥异,却共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与使命担当。
本次观影活动通过跨越时空的影像叙事,生动展现了红色信仰在不同历史场景中的延续与力量,激励学员们将感动转化为行动,在学习和科研中践行初心使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当电影落幕,灯光亮起,同学们各自有内心深处的共鸣与思考。
姜美文(入党申请人):
在观看完《窗外是蓝星》后,给我的感觉唯有用震撼二字来形容。这部影片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切片剪辑而成,以一个新颖的角度记录了这次长达6个月的任务。坐宇宙飞船,飞往太空,听上去很帅,但也正如王亚平所说:“在漫无边际的太空中,热爱和激情支撑不了多久。”在这片神秘的领域中,尽管有人造卫星的保护,危险也无处不在,除却技术、身体、环境三方面,心理上也需克服极大的困难。这一切的成功,不仅因为航天员们能力高超、坚毅勇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更归功于祖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虽不能像他们一样到太空探索,但我也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祖国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楚葛(入党申请人):
《窗外是蓝星》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舱修复机械臂、王亚平太空授课演示水膜实验的画面,让我真切感受到太空探索的浪漫与艰辛。当镜头切到地面测控中心,科研人员紧盯屏幕、彻夜攻关,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时,我更深刻体会到航天事业的系统性与凝聚力。这些动人情节的背后,是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科学决策。从工程立项到任务执行,党统筹各方资源、凝聚全国力量,为航天梦保驾护航。作为入党申请人,我将以影片中的航天人为榜样,在党指引下,勇担责任,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陈佳纯(入党积极分子):
看了《营救飞虎》,我对“信仰”有了更具体的感知。影片里,共产党员始终冲在营救最前线,没有精良装备,就靠双脚蹚过密林、用智慧避开险境,把“保护同伴、完成使命”的信念刻进每一次行动里。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在危难时选择扛起责任。这份为集体、为正义挺身而出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初心的生动写照,也让我更懂如今安稳生活的来之不易。
林楚焜(入党申请人):
《营救飞虎》中,先辈们为护友军、守家国,于枪林弹雨中无畏冲锋,用热血诠释忠诚与担当。作为入党申请人,我深受震撼——党员的先进性从不是口号,而是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勇气、奉献时毫无保留的决心。我将以先辈为镜,在岗位上践初心、勇担当,争取早日成为合格党员,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黄志安、李子诚
审校:林玉冰、张晓颖、吕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