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继阴极射线显像管和液晶之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因其响应快、画质好、对比度高、轻薄等特点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已在显示面板产业崭露头角。在OLED器件当中,阴极界面层是介于阴极和发光层之间的重要功能层,对降低阴极电子的注入势垒、提升器件效率和改善器件制备工艺至关重要。传统的器件制备工艺一般采用一些低功函的活泼金属或碱土金属盐为阴极界面修饰层,这些材料不仅在空气中稳定性差而且还会增加器件制备的成本。近年来所发展出的醇/水溶性阴极界面修饰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阴极的功函,同时还可以避免在溶液加工过程中与活性层之间的溶剂腐蚀问题,从而实现器件的全溶液加工。然而这些材料的电子迁移率普遍不高,对厚度敏感,增加了器件制备的难度也限制了器件效率的提升。
最近,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尹校君,通过对传统电子传输材料的质子化改性,诱导产生阴离子自由基,制备合成了具有自掺杂性质的阴极界面材料。基于此为阴极界面层的溶液全旋涂OLED器件获得了超低的驱动电压(2.9 V, 1000 cd m-2)和较高的发光外量子效率(3.5%,厚度为85 nm),为相关文献报道的最优值之一。
该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和深圳市基础研究基金等的支持,材料学院王雷课题组博士后尹校君为本论文第一作者,王雷教授和杨楚罗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本论文第一单位。
本工作已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 = 12.124,材料类TOP期刊)上发表,全文链接如下: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700695/full
该论文同时也被遴选为这一期的背封面论文,链接如下: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770160/full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
2017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