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能源材料服役安全重点实验室由广东省科技厅在2024年批准成立。实验室以深圳大学为依托单位,由省市政府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提供科研人员。实验室面向国家“双碳”目标,结合广东省“十四五”及2035远景目标,聚焦新能源材料服役安全,重点攻关氢能、燃料电池、太阳能、电化学能源存储相关的稳定、高效及安全的材料与器件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开展氢能制-储-运-用材料、燃料电池电催化材料、光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及电化学能源存储材料的服役安全等方面的研究,打造新能源材料服役安全研究的国际化科学中心,建设国际一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平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实验室现有固定科研人员62人。其中,高级职称44人,中级职称11人,99%具有博士学位,约80%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由刘静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及氢能材料服役安全方向学术带头人。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Luo JingLi(骆静利)教授、国家级人才杨楚罗教授、国家级人才王振波教授分别担任燃料电池、光电热转换材料与器件、电化学存储材料与器件服役安全方向学术带头人。以国家级人才Liu GuangLiang Gary(刘光良)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陈光明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王东教授、李凯教授、轷喆教授、王雪鹏教授、曹啸松副教授、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金龙副教授、黄研斐副教授、韩婷副教授、国家优秀青年托举人才获得者姚蕾副教授、青年珠江人才获得者张朝华副教授为研究骨干。实验室已形成一支高层次、年龄合理、团结合作、年富力强的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研究队伍。
目前,本实验室共有实验面积约1.6万m2,共有价值3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93套,总价值超2.0亿元。近年来,实验室科研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省市级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约3.0亿元。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ture Photonic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Corrosion 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共发表SCI收录高水平论文约200余篇;授权专利64项。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深圳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