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题:电激发瞬态吸收光谱的发明与应用
报告嘉宾:樊逢佳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时 间:2025年6月30日(周一)上午10:00点
地 点:材料学院536会议厅
报告人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导师为俞书宏教授。从事物理-化学-信息学交叉科学研究,专注于II-VI和III-V族量子点LED,OLED, Micro-LED和钙钛矿LED机制研究。发明电激发瞬态吸收光谱仪,用于原位研究LED中载流子和电场行为;基于此光谱仪,提出一系列物理模型,用于理解和指导优化器件制备。承担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基金委面上项目等。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ture Photonic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Nano Letters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受邀为Nature Review Electrical Engineering就量子点LED机制为主题撰写综述。
报告内容简介
LED的核心工作原理是电子空穴在电场驱动下发生辐射复合,因此探明LED中的电子空穴的行为,以及电场分布情况对于分析和理解LED的工作与失效机制至关重要,对于推动下一代先进显示器件,如量子点LED,OLED,micro-LED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已有的仪器设备无法达成此目的。基于此背景,报告人自2017年开始研发电激发瞬态吸收光谱仪,同时完善相关理论,用于原位探测LED在运行工况下载流子的时间、空间和能量信息,同时分析电场分布情况。目前,该技术基础原理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PCT(ZL202011470295.0,PCT:WOCN21071264)。在本次报告中,我将汇报我们利用该仪器研究量子点LED中几个关键科学问题:(1)绿色磷化铟量子点LED性能限制因素;(2)氧化锌纳米晶在量子点LED中的神奇作用;(3)钙钛矿LED效率滚降问题。
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前来参加!
材料学院
202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