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题:微流控纺丝&3D打印及独辟蹊径
报告嘉宾:陈苏(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时 间:2024年11月06日(周三)下午14:00
地 点:材料学院B2-536会议厅
报告人简介
陈苏,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精细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连续7年Eles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等。
主要开展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微流控技术、微流体纺丝技术、功能纤维、量子点、光子晶体材料、纳微宏无机-有机分子组装功能高分子材料、前端聚合反应工程、微流控技术、水凝胶材料。同时,从事面向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领域涉及功能高分子材料、智能穿戴、人造皮肤、生物可降解材料、工程塑料、精细化学品、纳米粉体、塑料助剂、水性树脂等。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7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863”重大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美国Celanese公司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重点基金等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3篇)、Angew. Chem. Int. Ed.(13篇)、Adv. Mater.(6篇)、Adv. Sci.、Adv. Funct. Mater.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30余篇论文被Adv. Mater.、Adv. Funct. Mater.、Mater. Horiz.、Adv. Optical Mater、Chem. Comm.等期刊作为封面论文发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已授权60余项。以第一排名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报告内容简介
微流控技术具有传质传热高效和反应过程绿色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微流控3D打印及微流控纺丝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生产各向异性有序结构的理想微反应器平台,所构筑的材料具有形状、尺寸及组成精准可控的特点,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快速精准的方法。本文基于微流体纺丝技术和纺丝化学理论,采用生物基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单分散聚合物微球、量子点、石墨烯等为构筑单元,在微纳纤维受限空间原位合成/组装功能纳米材料,从而原位构筑形貌(阵列型, Janus型,竹节型、异质型、螺旋型)和功能(可降解、荧光、刺激响应性、导电、生物相容性)可控的生物基微/纳纤维材料,并实现了其在人造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此外借助微流控3D打印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活体材料,这种微流控3D打印技术不仅赋予了活体材料更高的比表面积,提高了传质效率,从而增强了整个活体材料的生物催化效果。而且,微流控3D打印技术可以在空间上调控细胞的分布,为研究微生物共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前来参加!
材料学院
2024年11月4日
撰稿:张晓颖、陈亚辉 审核:王东、王雷